王夷甫父乂為平北將軍,有公事,使行人論不得。時夷甫在京師,命駕見仆射羊祜、尚書山濤。夷甫時總角,姿才秀異,敘致既快,事加有理,濤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輟,乃嘆曰:“生兒不當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亂天下者,必此子也!”
韓康伯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鬥,謂康伯曰:“且箸襦,尋作復(巾軍)。”兒雲:“已足,不須復(巾軍)也。”母問其故?答曰:“火在熨鬥中而柄熱,今既箸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母甚異之,知為國器。
王黃門兄弟三人俱詣謝公,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寒溫而已。既出,坐客問謝公:“向三賢孰愈?”謝公曰:“小者最勝。”客曰:“何以知之?”謝公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
…相关:星启航、如果没有那些隔阂、苗疆少年又抢走和亲的九郡主啦、早晚喜欢我、这个炮灰我要了、炮灰专克白莲花、小和尚要还俗、我很幸运、豪门拽千金才不做恋爱脑、日似煜,月似曦
謝太傅稱王修齡曰:“司州可與林澤遊。”
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頗預政事納貨。蔡公謂之“雷尚書”。
桓玄問羊孚:“何以共重吳聲?”羊曰:“當以其妖而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