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相关:白色信鸽、楼里都是你不知道的事、南归于遥、双生猴王、知弟莫如兄、竹马他好茶、你,是我第一眼喜欢的人、少年与少年、山猫儿传、希望搜不到系列
庾公嘗入佛圖,見臥佛,曰:“此子疲於津梁。”於時以為名言。
王大語東亭:“卿乃復論成不惡,那得與僧彌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