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句子小说网 > [历史]风流还看今朝 > 第40章 不止考古

第40章 不止考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司马光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过去他总安慰年轻的后生说一辈子起起伏伏是正常,可自打昆仑镜出现,司马光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经历一次隔空打牛,他疲惫的揉了揉眉宇,从书海中翻出已经成文的手稿,将朱简明的口述添上。

纵使他已经淡出朝堂,潜心研修编书,也逃不开朱简明的超时空打脸,《资治通鉴》成书本就是为了以史为鉴,多少带着司马光儒家治国安邦的私心,诸如部分没有史书记载的道听途说,为了体现司马光的政治理念,也会进行文学修饰,总归是司马光一堂之言,夹些私料旁人看了就罢了,但朱简明这么明晃晃得指出。

不为别的,现在开封城里,官家的话都没有天人好使,百姓就是这么纯朴。司马光也只能含着满肚子怨气听信。

如果是朱简明在场的话,大概会冷笑一声,指出《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武则天弑女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引用自《新唐书》:「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怎么,却不用唐德宗时期苏冕编纂的《唐会要》:「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参考,拿北宋初年才成书的《新唐书》作史料来源,凌空一跃,变成了非常具体生动的描写,你爬人婴儿床底下了。

还是因为与武则天经历相似的刘娥,帝王衮服祭祀太庙又刺激到了士大夫的神经,加之宋帝多不寿,太后临朝数代,唯恐赵宋又出现临朝称制的女主。

《资治通鉴》八百多处差误可不止现代人发现,历朝历代都有考究的,骂司马光私心偏颇的也不少。

朱简明懒得对固有礼教制度的维护者们多言,令这些人意识到破绽总有一天暴露是一回事,要他们正儿八经放弃利益是另一回事,若光刷嘴皮子能成事,现代就不用做移风易俗的改革了。

“我们的出现,就已经是他们恐惧的根源了。”小刘轻摇着折扇漫不经心的说道,“当腐朽的思维与训条燃烧殆尽,灰烬中才能滋养出新的世界。”

“不过,应该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这套理念运行的BUG了。”瓜崔笑着复议,俗话说得好,不要当做题人自证,要给他们出题,“小朱这套诡辩逻辑,他们要这么反驳呢?”

“没有就是不存在,闭上眼睛就是看不见。”朱简明叼着冰棍站在开元广场凝视着最高一层唐玄宗李隆基的雕塑,干脆的咬断,“向来如此。”

要推翻三座大山,还早着呢。

昆仑镜一片漆黑,经历一天大起又落落落的诸朝亦未寝,灯火彻夜,礼部、钦天监、各地的大儒,甚至边缘的曲阜孔家人,悉数被招入京城商议。

朱简明则是安安稳稳睡得大饱,在床上咕蛹了两天多才重新出门,两个老人年级大了,从南到北的跑着实疲惫,下了火车,空余了一日的喘息,这才向朱简明询问怎么还不安排出门。

于是,第二天,当李世民看见昆仑镜弹出的直播预警时,第一个反应便是还让不让人休息了,怎么昆仑镜现在搞事也不留空闲了,昨个光是处置孔家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和群臣通宵,现在更好了,戌时下播,卯时开播,天也微亮。

李世民再勤奋,也比不上雍正那种五个小时睡眠,成功用十三年把自己送进清泰陵退休的工作狂,大唐可是每五日一朝,不是每天开大会的,大会那是在初一十五的日子!

【朱简明揉了揉腿,困倦的坐在轮椅里休息,她低估了两个老人的精神头,也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素质,高强度运动完几天,她又一次感受到了迟来的“腿废了”。

小刘自告奋勇,适时的接过旁白向观众解释道:“因为小朱同志的身体原因,今天是本轮主题最后一次直播,为了回馈新老观众,本次将采取超长时,全程无修剪惊喜大放送。

同时,鉴于今天的活动路线特殊,凡年满六十岁、体弱多病人群,及场地相关人员,请签署免责申明后开通观看资格。

哦,对了,我是代理主持人小刘,接下来一段时间请多多指教了!”】

李世民左看看右看看,发现除了几个高龄在职官员弹出了申明,两两核对了一下发现条款里并没有表明是“相关人员”的说明,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不过这么郑重其事的提出,已经见识过赵简明与朱简明两人杀伤力和一路跑题能力的李世民还是瑟瑟发抖,他可没有忘记朱简明在开元广场时,那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大唐不夜城展现了从贞观到开元的盛唐华章,而朱简明偏偏留白了开元之治成绩。

直觉告诉李世民,这里有大坑。

他的目光只能跟随着车流,一路离开西安城中区,就像最初那个无声的世界,喧嚣淡去只有车内偶尔发出的交谈声,光与风拂面,透过车窗,他们好像也是车中的一员,好奇的探头打量着“未来”的每一处新奇景观。

骤然,李世民眨了眨眼睛,好像没有反应过来一般,白了脸看向身旁的书记官,恍惚的重复了一次,得到了同样沉痛且不堪入目的扭曲表情。

观众嗡嗡的脑子,不由而同的发出了“丧尽天良!”的呼喊。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万钧之势结束了长达五百四十九年的诸侯纷争,完成了灭六国统一天下壮举,结束中原地区长达五百四十九年诸侯纷争,奠定了此后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自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称号,被称为“始皇帝”,以此彰显了其超凡的功绩和无尽的威望。

而为了纪念始皇帝的功绩,后人亲切的在前往秦始皇陵博物馆浏览时,会为政哥儿献上保健品,美名其曰:政哥吃这个,别嗑丹药了,那都是重金属!

而隔海相望的东瀛,为了凸显政哥的伟业,特意把他设定为「附图.jpg」,当然这里提醒一下政哥儿这都是夸张的演绎手法,您所在的时空是没有仙人的,想要长生不老请先打破次元壁。

政哥我知道你会急着生气,但是你先别急,你再看看,「附图FOO三藏」「附图FOO荆轲」。】

咸阳城的赵太后沉默了,她看看铁青脸的嬴政,又想起前几年嬴政尚未束冠时黄发垂髫的稚嫩,毫不给脸的噗笑出声,刚刚还想彩虹屁嬴政功业并非妄想的长安君无语凝噎,小心翼翼的推到赵太后身后藏起来。

又不确定的撇了一眼嬴政,颤颤巍巍的提醒道:“大王,昆仑镜显影天下可见,六国纵横不可避免,马镫制作也完善了,我们是不是该备战了?”

“是,”嬴政自信满满的点头,几年来凭借天人的科技,光是生猪出产就大大丰富了秦国的口粮,马蹬的运用也让骑兵培育更为便捷,如今形势至此,大秦无须遮掩,“请王将军等来。”

“赳赳老秦,谁与争峰。”

“不错,不错!”

“秦人如此得天助,如何复国?人心不在,楚家也不知去向!”

“怕什么,一时之威,始皇死,天下分。”

始皇死不死不知道,但是咸阳城里的方士遭了大罪,先前大公子扶苏劝谏始皇不再服用丹方,方士只是觉得大公子断人富贵,现在好了,除了少部分耐不住性子另谋生路的,剩下的方士已经开始在瑟瑟发抖的同时又庆幸始皇没吃出问题。

秦始皇嬴政已经乏了,瀛人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有「FOO」传奇设定在前,他都能对小刘的调侃淡然处之了,就是在看见三藏与荆轲两位“老熟人”的时候不由感慨,“朕现在是知道,你们儒家说的礼乐崩坏了。”

佛教他不熟悉,但是「高僧」他还是能理解,德高望重能立塔的大人物。荆轲更不用说,与他有过一段家国恩怨,嬴政现在想起来都气得牙痒痒。

“臣、唉!”淳于越无话可说。

【直到一九七四年春天,西安临潼区一位名叫杨志发的农民,在打井时意外挖出了一尊陶俑头像,揭开了这座帝王陵寝的神秘面纱。

虽然在东汉末年,江东军阀孙坚曾在进驻关中期间组织人手试图发掘秦陵。据《三国志》记载,他们确实找到了一处入口并清理出一段甬道。然而,在深入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瓦斯(?),多人中毒,最终不得不放弃。

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始皇陵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惊人的吻合。在1981年和2002年,地质矿产部物探化探研究所,对秦始皇陵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壤汞量测量。结果显示,在秦始皇陵封土的中心区域,发现一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范围的强汞异常区,为了排除误差,也对封土采样,得出的结论是:封土中汞含量严重超标的原因,不是土壤本身携带,而是来自地宫中水银挥发后,沿着封土的裂隙上升到封土表面所致。

所以,在这里奉劝想要去秦始皇陵暴富一把的兄弟们醒一醒,一个搞不好当场投胎,到时候挖出来,我们这代的考古学家还能扒拉你的骨头检测你是重金属中毒死的,还是同伙反目被砸死的。】

“仙人板板的,你的意思就不是也挖了吗!”

准备为父亲厚葬的官员破口大骂,都把秦始皇陵建成博物馆了,结合上下语句,这是欺负我们古人不能怼脸骂!

“枉读圣贤书,居然与那瀛人一般行挖坟掘墓的缺德事!”

好在小刘心大,不然听闻古人把她与瀛人并列,恐怕当场按着全体观众科普一遍考古和盗墓的差别。

“朕记得,高祖年间,命令二十户人家作为守陵人看管皇陵?”刘彻向左右问道,自打昆仑镜在长安显影,刘彻终于摆脱了陈皇后阴阳怪气,能正经在朝堂与群臣商议,不用鬼鬼祟祟的暗示出题,“不过一朝末年,就失了德行,干起这种勾当。”

始皇陵尚且如此,他的茂陵?

刘彻不由担忧,《三国演义》他看了几页,对末年的乱局略有感知,汉后魏晋当街弑杀皇帝的秩序崩溃非一日之寒,可让他放弃厚葬,那是不可能的,刘彻迟疑了一会:“士族壮大,从朝堂到地方皆是他们的人脉,于是皇帝的命令任由他们左右。”

“约束百姓的律令不能阻止他们做大,要防止只能截断他们的人脉。”张汤分析道,“才人的选拔大多数先由地方推荐,若是地方通同一气,推举出来的人纵然是孝廉、茂材,也会为一家的私利偏心。”

“你这是在指着在坐的各位吗?”汲黯冷笑,他出声仕宦,他为政力求无为而治,不拘守法令条文,对张汤这种玩弄律令的刀笔吏多看不起,“你继承父职担任长安丞,在周阳侯拘押时为他提供帮助,田胜释罪后为你引见遍了贵族,你也是这样获得高位的!”

刘彻面无表情打断汲黯的输出,但汲黯毫不动摇,连带着许多刘彻提拔上来的官员都骂了一遍,丞相许昌出面协调,汲黯火力不减,对着许昌就指责他听从窦太后一家之言,放任皇帝误国。

刘彻皱着眉分析官员们的背景关系,天人这回干了个好事啊,汲黯这一同批评倒是让他发现,不与诸侯联系的官员居然只有三两只小猫,刘彻皮笑肉不笑。

“淮南王刘安吗?”

【来,我们继续看,从这张航空图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最终确定于骊山之南,并非随意的选择,而是经过慎重而周密的考量。

根据出土的秦代简牍所记载,那些负责择址的官员们进行了详尽的地形地势考察。他们跨越数百里的疆域,将目光锁定在骊山这一风水宝地。骊山并非陡峭巍峨的高山,但在关中平原,高达的主峰一千三百余米雄伟,与平展的原野形成了完美的搭配。这里地势开阔,足够容纳雄伟的陵墓建设;更重要的,它所具备的“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更是古人眼中极为理想的安息之地。

而这样的选址同样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据《史记》记载,秦国的祖先非子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放牧,并因此获得了周孝王的赏识,为秦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石。选择在这里建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